2017—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有奖投稿

2017—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2017—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夏代:禅让制—→世袭制;传贤—→传子;公天下—→家天下。
三、商代:内外服制度。
另:“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丧记》
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从而达到王权与神权的统一。
四、西周封建(封邦建国)
1、分封制
西周初年修改商朝内外服制制,大行分封,用来管理广大被征服地区,以拱卫王室,巩固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邦建国,以屏宗周”。
分封形成的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2、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其余皆为小宗。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大一统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律制度以及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1、皇帝制度
三大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各自的职责。
3、郡县制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是吸取战国时期战乱不止的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4、法律制度
5、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及历代解决措施
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秦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严重威胁皇权。(指鹿为马、王莽篡汉、董卓霸京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等)
2、历代解决措施
(1)汉武帝,设立“中朝”或内外朝制度。(利用亲信侍从在宫中组成一个决策班子,称为“中朝”)。
(2)隋唐时期,“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相权被分割。
(3)宋代,“二府三司制”,外加参知政事。(中书门下,行政权;枢密院,军政权;三司使,财政权;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进一步分割相权)
(4)明代,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直接掌管六部。
二、历代选官制度
时代
选官制度
标准
西周以来
世卿世禄制
血缘、世袭
战国
军功授爵制
战功
两汉
察举制、征辟制
才德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家世
隋唐宋元明清
科举制
考试成绩
三、监察与谏议制度(知识点比较细)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中央集权及其举措
1、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秦朝郡县制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王国,“郡国并行制”)与唐末五代(唐末藩镇林立,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扩大化),地方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解决举措
(1)西汉
a.汉景帝,削藩(削弱诸侯国的实力)。
b.汉武帝,推恩令,强干弱枝;设立十三州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剥夺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材料作答)。
(2)宋代
宋太祖赵匡胤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a.收精兵。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b.削实权。所有州郡直属中央;设置通判;文臣出人州郡长官。
c.制钱谷。地方财赋运往中央。
二、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钱穆先生说:“政府由皇帝一个人独裁。”)
1、明代
(1)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直接掌管六部,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2)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专制皇权大大加强。
2、清代
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高度发展(达到顶峰)。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