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26将相和教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有奖投稿

六年级语文上26将相和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清各故事之间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品质。
3.简要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任选课文中的一个故事,编成剧本在班上表演。
重点
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清各故事之间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品质。
2.简要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任选课文中的一个故事,编成剧本在班上表演。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将 相 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段导读: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历史背景。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bì)。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句导读:交代了“完璧归赵”的起因。]
 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赵王得到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要用十五座城来换。
􀀍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❶,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①这句话说明什么?]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赵王没有办法,和大臣们商议对策,体现了群臣矛盾的心理。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lìn)相如的,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正在赵王为难之时,有人向他推荐蔺相如。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了。”[②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段导读:第5~7自然段讲赵王向蔺相如请教,蔺相如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对策被采纳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❷ 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句导读:“双手捧住”“一边看一边称赞”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绝口不提”让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出来。]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③和氏璧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④这几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⑤蔺相如真的想交出和氏璧来吗?]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段导读:第8自然段讲蔺相如把和氏璧献给秦王,发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骗回和氏璧,并要求秦王举行典礼后才肯献上和氏璧。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⑥这番话体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段导读:第9自然段讲蔺相如悄悄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没有办法,只得让蔺相如回去。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❸夫。
段导读:第10自然段写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详细讲述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miǎn)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句导读:蔺相如审时度势,认为不能向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大将军廉(lián)颇(pō)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段导读:第11自然段讲赵王应邀到渑池与秦王相会,蔺相如随行,廉颇带兵保护。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❹。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段导读:第12自然段讲赵王在渑池会上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❺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fǒu)。”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⑦这句话反映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 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段导读:第13自然段讲蔺相如置自己生死于不顾,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❻。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句导读: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因此,赵王能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也为下一个故事作了铺垫。]
段导读:第14自然段讲由于赵国事先做好了准备,秦王只得放走赵王。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qīnɡ),职位比廉颇高。 [⑧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15自然段讲蔺相如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主要讲了“渑池之会”的故事。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⑨这番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段导读:第16自然段写蔺相如做了上卿,廉颇很不服气,想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则尽量避免和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⑩蔺相如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的什么品格?]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xuē〕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怎样理解蔺相如这段话的内在含意?]
段导读:第17自然段详细写了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原因。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 这两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表现出廉颇怎样的性格特点?]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段导读:第18自然段讲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两人成了好朋友。
  第三部分(第16~18自然段):讲述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3.学习“完璧归赵”,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
 
作者及背景资料;词句幻灯片。
 
一 导入课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将相和》,这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文题目)
2.简介背景,揭示课文题目。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学生默读课文。
二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片,组词)
“怯”读qiè,不要误读成què。
“削弱”的“削”读xuē,不要误读成xiāo。
“璧”与“壁”形近,“壁”是熟字,可以组词“墙壁”,与“土”有关,所以是“土”字底;而“璧”是一种宝玉,是无价之宝,所以下面是“玉”。
(2)解释文中的词语。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指极其珍贵的珍宝。
绝口:因回避而不开口。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现在常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原主。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
攻无不克:攻城拔寨,没有攻不下的。
战无不胜:每次打仗,没有不能取胜的。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负,背着。荆,荆条。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2.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3.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
4.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第1~10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第11~15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第16~18自然段):负荆请罪。
三 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1)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了。”(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勇敢。)
(2)语言:“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时,巧妙地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3)语言:“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4)语言:“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足智多谋。)
行动: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办事果断。)
3.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4.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 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1.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节分析课,教师可以抓住课后的一道作业题和教学的重难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文中难懂的词句进行讨论,在认真倾听彼此的发言中,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语文的能力。
3.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个故事。

 
 
1.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语文课件。
 
一 复习点拨
1.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过渡: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
二 学习“渑池之会”
1.按照学习“完璧归赵”的方法学习“渑池之会”。
自学提纲:
(1)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也让人记录了下来,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老师补充:“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悦耳动听。“缶”是古代的一种打节奏的乐器,形状像个瓦罐子,声音单调。这两种乐器比起来,秦王显得更丢人。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对赵王的侮辱,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小结过渡: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三 学习“负荆请罪”
1.通过独立阅读,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3.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入理解、挖掘。出示幻灯片,阅读思考: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为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不是自我吹嘘,因为这是在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他的情况下说的。
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宽广胸怀。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说得对。渑池会见之后,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这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4.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1)画出描写人物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而又直率的性格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2)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3)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廉颇语言、行动的句子,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 总结扩展
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
蔺相如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英勇善战、坦诚直率,还能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
2.分角色朗读全文,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廉颇的什么品质?
课文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品质。
3.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三个小故事都各有中心,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蔺相如有完璧归赵之功,才会有渑池之会的随行。而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奇功却是廉颇与他失和之因。
文章的第1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是因果关系。第1自然段是下面三个故事的总的起因,如果没有这个原因,也就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而最后蔺相如忍辱退让,廉颇受感化,负荆请罪,主要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大敌当前,有共同抗秦的爱国之心,这是促成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4.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1)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2)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5.复述这三个故事。
6.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可根据将相的高尚品质来谈感想,如果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都能向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那么,我们一定会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成为真正的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1.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对课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讲解。
2.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果教师分析较多,读得太少,就会淡化语文的感悟,出现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
3.这堂课容量较大,教师应合理安排各个部分。
 
 
1.看拼音,写字词。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课文一共讲了几个故事?你能给每个故事加个标题吗?
                                                                             
4.学完课文后,你认为蔺相如和廉颇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以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五个部分,共52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将相和”的真相:中国古代外交的平衡术(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将相和”的典故而闻名。详细的故事,只要是上过高中,学过这篇课文的读者都熟悉,不赘述了。本文要说的是,如果关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全篇,再参照其他篇目的有关记载,你可以发现,“将相和”故事的背后,其实是赵王在操控两种对外路线,调和鼎鼐(nài),力图保持国家发展平衡的运作。
廉颇对蔺相如的古怪态度,以及秦国对赵国的前后表现,都说明“将相和”的背后,隐含着赵国两种外交策略的较量。
当时,玩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都已经不在了,但其外交遗产还在,各国内部,仍存在联秦与抗秦的两种外交思路。虽然赵国是军事强国,但也不例外,其内部也有外交分歧。
廉颇很明显是联秦派。注意,他只是亲秦,而不是投降。廉颇在赵国带了半辈子兵,打了无数的仗,曾经对燕国、齐国、魏国出兵,都取得了成功。可是对秦国呢?除了曾经与秦军协同作战,在《史记》的记载中,廉颇只带兵跟秦军打了长平一仗,但还因为消极避战,中途被撤了。
课文中说,惠文王十七年,赵王得到和氏璧,秦国立即提出用十五城来换,赵王召大将军廉颇等商量对策。他们怎么计议的呢?
大家开了半天会,结论是:呜呼!无法可想。廉颇当然主张给秦国璧,这样纵使秦国赖账,赵国在国际上也有话说。赵王却舍不得。最后是赵王背后的太监缪贤推荐了一个人:门客蔺相如。
这个缪贤不简单,他跟燕王过从甚密。燕王为什么要结好赵臣呢?如果读过苏秦的传,就明白了,苏秦当年搞合纵,佩六国相印,孤立秦国,他的大本营就在燕国。燕国也因此捞取不少国际好处,所以,跟燕国结好的各国权贵,历代不绝。这是燕国的一个外交政策。秦国也因此最恨燕国,以致后来有燕国策划“荆轲刺秦王”的事发生。缪贤与燕王结好,当然是抗秦派,蔺相如是其幕僚,而且深得缪贤赏识,所以也是抗秦派无疑。
蔺相如的行为也是如此。他见赵王,慷慨陈词的内容,全是以秦为敌;到秦国,又戏耍了秦王,刻意激怒后者。
史载,完璧归赵后一年,秦攻赵,夺取一城;次年又攻赵,杀两万人。
这实际是“完璧归赵”引发的军事行动,是“完璧归赵”的余波。所以说蔺相如“不辱使命”,实有夸大之嫌。不给秦玉璧,又能令秦理亏而无言,无所行动,这才真正是不辱使命。蔺相如一番大言,貌似义正词严,其实理亏。秦王并没有说不给赵十五城,而且还斋戒沐浴,很正式地要接受玉璧,蔺相如却把玉璧偷偷带回了。据司马迁的记载,蔺相如的依据,竟都是“度”,“度”秦王如何如何,也就是主观猜测。明朝时有王世贞作《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就很看不惯蔺相如这一套“完璧而失信”的手段——王世贞也是从蔺相如的视角看问题的,其实相如的本意,正是要托“大义”而激怒秦王,同时也由完璧而邀功于赵王。
赵王是重玉璧,还是重土地和人民呢?《史记》是不著闲笔的。司马迁笔下的两次赵国的败绩,已经说明了他的看法。
同时,廉颇作为大将军,秦两次来攻,都得胜而去,不能不说他是有责任的,他明显是不作为,是不想给蔺相如擦屁股。
接下来渑池会,蔺相如对秦王作人身威胁,但正是因为廉颇已经驻扎大兵在边境,而且廉颇和赵王议定:王上此去若有不测,太子立即登基,所以赵王一行才得以无恙而回。
这就是联秦派和投降派的区别。所谓联秦派,就是向秦国示好,不给后者战争借口,把战火引向别国,同时自己迅速发展国力,用从他国攻取的土地,来弥补结好秦国付出的代价。
纵观廉颇在赵国的战争生涯,基本都是这一路线。对秦国,他采取守势和外交安抚,同时积极对燕、齐、魏等国下手,运用自己的地缘优势迅速增强国力,力争赶上秦国。所以,蔺相如数次激怒秦国,引起两国战端,白白消耗赵国的国力,这是廉颇不愿看到的。
所以,廉颇才要羞辱蔺相如,跟他过不去。
面对挑衅,蔺相如说的话大家都了解了:他先拿廉颇和秦王作比较。这个比较,颇不伦不类,廉颇是上阵杀敌的大将,秦王是高居庙堂的君主,他们怎么可比呢?
蔺相如的水平就在这里。他知道自己的话将被转述给廉颇,所以在话里充满暗示:我作为抗秦派,在外不怕秦王,在内不怕廉颇;同时,赵国要想图存图强,必须把各派各方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主张,但我们的共同目的,是使得赵国强大起来,这正是王上的深意。
以廉颇的水平,他当然明白了蔺的意思和风度,被蔺相如的大局观折服,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相如的背后还有赵王在做推手,遂负荆请罪。
其实这里边,最高明的人是赵王。廉颇是联秦派,赵王当然知道,而且意识到如果单单让廉颇用事,国家和秦走得太近,与他国关系持续恶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破格提拔抗秦派背景的蔺相如,使其与廉颇形成一个平衡。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