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期末试题
2016.07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卸载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构成
B.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C.“临沂武河湿地所有的淡水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种群层次
D.HIV病毒和肺炎双球菌均没有细胞核,属于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 下列关于蓝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藻的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B. 黑藻比蓝藻具有更为发达的生物膜系统
C. 二者合成脂质的场所相同
D. 黑藻进行有丝分裂,蓝藻进行无丝分裂
3. 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Fe 、Mn、 Zn、Mg等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是生物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
B.合成ATP、RNA、性激素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C.缺Fe植物的叶片会变黄,因此Fe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D.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仅次于O
4. 已知丙氨酸的R基是-CH3,某多肽链含有1个丙氨酸,如果去掉丙氨酸,剩余的产物与原多肽相比,下列有关原子的数量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羧基端,氧原子的数量减少1
B.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中间,氧原子的数量减少0
C.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氨基端,碳原子数量减少2
D.剩余的产物中氧原子的数量减少1或0
5. 下列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发现有白色絮状物产生,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的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动物体内信息传递的过程都与蛋白质有关
D.蛋白质的水解终产物是氨基酸
6.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乳酸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C.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8种
D.核酸有遗传、变异、催化、调节等作用
7.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
B.盐酸可以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C.实验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口腔上皮细胞、涂片、染色、水解、观察
D.为更好的观察实验结果,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深的区域
8. 根据下表相关信息,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会出现差异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脂肪和糖类中的H的比例分别是12%和6%
B.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C.糖类中的H的比例低,因此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为X>Y
D.脂肪在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9. 在生物实验中,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某些化合物的存在。下列实验内容正确的是
选项 检测成分 检测试剂 部分实验步骤 颜色变化
A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甲、乙液等量混匀后,注入到待测组织样液中,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砖红色
B 脂肪 苏丹Ⅲ染液 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A、B液混匀后,注入到待测组织样液中 紫色
D 二氧化碳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将二氧化碳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中 由蓝变黄再变绿
10.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是不会改变的
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
D.人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才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11. 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可以体现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乙中的雄性激素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与受体结合
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
D.细胞内外的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
12. 如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a、b、h分别是指核膜、具膜的细胞器和高尔基体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细胞中若没有图中p结构,则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分别与图中的f和h有关
13. 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是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
B.图甲、乙中的[H]相同
C.甲结构上的反应所需的能量是由乙结构上的反应提供的
D.植物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图甲、乙中的两种膜结构
14. 如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法
D.由于加入的是血液中的红细胞,因此步骤③离心后沉淀物中没有核膜
15. 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生理盐水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16.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复合物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
D.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时需要载体协助
17.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
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为适宜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
C.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D.B溶液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
18.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若装置1液面下降,装置2液面上升,则a、b、c三种溶液浓度关系是a>b>c
B.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图甲中的2相当于图乙中的细胞膜
C.若图乙是将细胞置于30%的KNO3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则后期不需将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也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图乙是将细胞置于50%的蔗糖溶液长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则该细胞放入清水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9.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1和400mmol•L﹣1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某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1。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D.细胞吸收M时所需要消耗能量
20.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实验:先向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内24Na的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药物破坏了神经纤维膜上运输24Na的载体蛋白
B. 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抑制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C. 由0~1小时曲线可知,24Na可由细胞内排到细胞外
D. 由图示曲线可知,24Na通过神经纤维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1.酶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使酶失活
C.酶通过为底物供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D.产生激素的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生物体内仅具有催化功能
22.如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而图乙表示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B.图乙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完全水解
C.如果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D.如果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
23.将叶绿体的类囊体悬浮在pH为4的缓冲液中,使其内外部在这种酸性条件下平衡,然后将类囊体快速转移到含有ADP和Pi的pH为8的缓冲液中,发现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合成了大量ATP.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TP的合成与类囊体内外H+浓度梯度有关 B.实验中必然存在H+的主动转运
C.类囊体在pH为4的缓冲液中被破坏 D.叶绿体中合成ATP需要酸性环境
2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 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人体内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O2释放量
O2含量温度
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25.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的C0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0.1% 1.0% 3.0% 10.0% 20.0% 40.0%
3℃ 6.2 3.6 1.2 4.4 5.4 5.3
10℃ 31.2 53.7 5.9 21.5 33.3 32.9
20℃ 46.4 35.2 6.4 38.9 65.5 56.2
30℃ 59.8 41.4 8.8 56.6 100.O 101.6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30℃、10.0%条件下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温度为3℃、O2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此时细胞内产生CO2场所是线粒体
C.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26.迁移率(Rf)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如表是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结果(部分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溶剂移动距离 色素1移动距离 色素2移动距离 色素3移动距离 色素4移动距离
实验组1 7.8 ? ? 1.9 ?
实验组2 8.2 ? ? 1.5 ?
实验组3 8.0 ? ? 1.4 ?
平均移动距离 8.0 7.6 ? ? 0.8
迁移率(Rf) 无 0.95 0.53 ? 0.10
A.可用苯、丙酮、石油醚等的混合试剂对色素进行分离
B.色素3的迁移率(Rf)为0.2,若植物体缺Mg2+,其含量会减少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色素4
D.根尖细胞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27.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
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降低
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在c点增加CO2浓度,光合作用强度可能不变
28.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6个单位的CO2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B、C段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29.如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上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也可以进行②过程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生物的细胞中
D.过程①在植物所有细胞中都可以进行
30.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变化量[mg/(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A.光照强度为1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由3klx增强为5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减小
C.光照强度为8klx时,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应为0
D.光照强度为9klx时,CO2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第Ⅱ卷(填空题,共40分)
31. (11分)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1)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________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
(3)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________。浆细胞在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参与囊泡运输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
(4)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________的协助;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________(结构),这一过程具有________性。
32.(11分) 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按照生命所需吸收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
(1)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细胞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①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
②请给本实验拟一个名称 。
③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因变量为 。
(2)图2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2
①细胞外侧是 (填甲或乙),图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②钠离子进入细胞的动力来自 ,运出细胞的动力来自 。
33. (6分)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3-9的盛有等量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两次实验过氧化氢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 。
(2)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相
对值最低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
(3)B是第 次实验的曲线,理由是
。
(4)如果把提取液进行高温处理,恢复
到常温后再进行第3次试验,结果是 ,
其原因是 。
34.(12分)在秋季晴朗白天,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曲线c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________用于CO2还原;若在棚内利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________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________和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2)在曲线a中,与B点相比,C点植株叶绿体内光合速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A~E点中,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__。
(3)若将新鲜蔬菜完整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测得叶片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
光强度/klx 0 2 4 6 8 10 12 14
O2(mg/100 cm2•h) -2 0 2 6 10 12 12 12
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该叶片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 ;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叶片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是________(mg/100 cm2•h)。
高二生物期末试题
答题纸
31.
(1)
(2)
(3)
(4)
32.
(1)①
②
③
(2) ①
②
33.
(1) (2)
(3)
(4)
34.
(1)
(2)
(3)
高二生物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60分)
1-5 BBDCA 6-10 BBDBD 11-15 BCDDD 16-20 DCCBA
21-25 DCABD 26-30 CADBB
二、填空题(40分)
31. (11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空间结构 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2分)
(2)不同的信号序列(2分)
(3)分泌蛋白(或“分泌至细胞外”)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2分)
(4)蛋白质(或“膜蛋白”) 核孔 选择
32. (11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①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②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2分)
③有无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 磷酸盐的吸收量 (或H2PO4溶液浓度变化量)(或锥形瓶中硫酸盐的减少量)
(2) ①甲 (2分) 协助扩散
②离子浓度差(2分) ATP
33. (6分,每空1分)(1)过氧化氢酶
(2)pH值为7时酶的催化作用最高(或H2O2的最适PH不变)
(3)2 因为酶减少了一半,过氧化氢的分解量也相应减少
(4)不反应 (或无气体产生)(或H2O2含量不变) 高温使酶变性失活
34. (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 光照强度、空气中CO2含量(2分) ATP、[H] 氮(N) 蛋白质 核酸
(2) 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C5 E
(3)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