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福建泉州泉港一中)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有奖投稿

2017-2018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福建泉州泉港一中)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章 来源365娱乐场下载 ww w.
5 Y k j.CoM

泉港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 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 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 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 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 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 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 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 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 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1分)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
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
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 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 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 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 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11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本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D.第⑨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5.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6.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
(一)课内文言文(7-11题,每题3分,共15分)
7.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陈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用作动词,游水)
B.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    料峭春风吹酒醒(温暖的)
C.如惠语以让单于(辞让)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D.瑞脑销金兽(香炉名)        帝引在帷幄(拉)
8.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则耻师焉             ②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左右欲刃相如
④毕礼而归之          ⑤宜皆降之                ⑥天雨雪,武卧啮雪
⑦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⑧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        ⑨间至赵矣
A.①⑦/②④⑤/③⑥⑧/⑨         B.①⑦/②③⑤/④/⑥⑨/⑧
C.①②③⑦/④⑤/⑥/⑧⑨         D.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
9.选出“以”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王好战,请以战喻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⑧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
10.下列句子全部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君幸于赵王      ③虞常生得
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举孝廉不行      ⑥不拘于时,学于余
⑦为降虏于蛮夷            ⑧幸蒙大恩        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① ② ④ ⑤ ⑥        B.① ③ ⑤ ⑦ ⑨
C.② ③ ④ ⑥ ⑧        D.③ ④ ⑦ ⑧ ⑨
11.对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的文化知识的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儒者的装束,代指诸葛亮,他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②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③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④“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古代官员不论官职、年龄大小,因体弱多病,便上书请求辞职还乡叫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特征,公车特地征召。公车,官方专用车,接臣民上书和征召。)
⑥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8分)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12.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使者以白陵使韩琦         白:报告        B.辨其可具者          具:备办
  C.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       鞫:怂恿        D.若以叛逆蔽罪        蔽罪:定罪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14.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5分)
译文:                                                                         
(2)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4分) (课内《苏武传》)
译文:                                                                         
(三)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7.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四)背诵默写(13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定风波》中,“               ”这句词由眼前风雨推及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淡定自若、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认为自己“               ”,而蔺相如仅凭言词立功,且本来是卑贱的人,官位却在他之上,所以很不服气。
(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               ,               ”,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的描绘,抒发主人公不被人理解、苦无知音的悲愤之情。
(4)柳永《雨霖铃》中“               ,               ”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两人离别时的极度感伤。
(5)《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6)杜牧在《阿房宫賦》中以“               ,               ”来质问泰统治者,批判其贪婪与挥霍。
(7)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               ,               ”两句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年轻时弹奏琵琶技艺的高超和化妆后形象的美丽。
(8)《蜀道难》中,李白认为蜀地易于固守,难于攻入,朝廷应该派遣亲信可靠的人去镇守,否则就会“                ”。

三、语言应用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        的故事出现。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22.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表述不够恰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使之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语意简明。(6分)
自信与自卑,虽然只一字之差,但精神境界根本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自信是成功的唯一秘诀,它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更是对自己所追求目标的坚定信念。有了它,就能驶向胜利的彼岸。自卑却与自信背道而驰。自卑者往往把别人的优点看得过多、过重,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于是沉重的心理压力使这些人襄足不前。总之,我们要选择自信,战胜自卑,这是新世纪的要求,也是追求完美人格的要求。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泉港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B   
【解析】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项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
2. C   
【解析】C项中,“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文章中有体现,但“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则无明显依据。
3. A
【解析】A,于文无据(在文本找不到相关依据)。B,第二段,原文中“正在兴起的城市,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注重稳定功能”,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 正确。C,“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可印证此项正确。D,此项干扰性较强,第四段,“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可见,城市的盛衰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和谐、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可见此项表述是正确的。
4.C  
【解析】A项,“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错,强加因果。文中只是说“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前后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B项,“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属无中生有,夸大事实,原文并未提及“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D项,“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错,应为通感。
5.答案: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引用人物的诗文名句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所引用的波德莱尔的诗文内容是什么,再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由此知道引用的第一个作用是用具体例子说明作者的观点,第二个作用便是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从表达效果上看,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6.答案:①因为借助想象描绘出的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的复现,而是作家的艺术创造,其中蕴含了作家连通诗和美的生命感受。②作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世界,源于其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实乃心灵的探寻,他们描绘的动人风景,映现的正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奇景。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先找出句子在原文中的出处,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概括原因,从指示代词“这样”一词,可以推断答题区域在上文中;分析时要注意分点作答,条理清晰。
7.A
8.A
9.C
10.A 
【解析】⑦状语后置句,“于蛮夷”为后置状语,翻译:在蛮夷之地作了投降的俘虏;⑧一般句式,翻译:幸亏蒙受了大恩。
11.B 
【解析】①指周瑜  ④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叫“乞骸骨”  ⑤“公车”,政府机构
12.C 
【解析】鞫, “审问”的意思。
13.D 
【解析】“以父仲淹荫”的意思是“因为父亲范仲淹的恩荫”,由此可知此处应断句,于是可排除B和C。“永昭陵建”的意思是“永昭陵修建”,这是一句话,应该断句,所以排除A项。
14. D
【解析】D项内容涉及文本中“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一句,由此句可知该项表述错误:是王诜设宴款待辽使,并不是纯礼宴请辽使。
15.(1)(1)(我)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之政,还担忧未能尽除,哪有宽政会造成祸患的道理呢?(5分,采分点: 务、去、岂各1分,句意2分)
(2)您(如果)一定要逼近我投降,那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在您的面前死去。(课内《苏武传》)
(4分,采分点: 毕、驩、效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纯礼字彝叟,因为父亲(范)仲淹荫庇,任知陵台令兼永安县。修建永昭陵(的时候),京西转运使在一路上摊派木石砖甓以及工匠劳役,只有永安县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个事报告给陵使韩琦(白,说,报告),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此事吗?一定会有一个说法。”后来,大家质问他,范纯礼说:“陵寝都在本县境内,一年四季修缮整治没有停下来的时间,现在却与其它县平均赋役,不如将赋役搁置下来,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认为他的想法是对的。回到朝中,任命(他)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身份)出任遂州知府(比部员外郎,官署名)。泸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苛刻急迫,范纯礼一概冷静地对待此事,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具,备),不从民间榨取。百姓在房中悬挂他的画像,把他像神仙一样供奉,叫他为“范公庵”。草场起火,民心惊慌,守吏惊恐地等着被责罚(俟,等待)。范纯礼说:“草湿了就容易(淤积)起火,有什么奇怪的!”只是让他们暗中赔偿(了事)。库吏偷盗丝绸大多判死罪,范纯礼说:“因为纷乱的丝而杀人,我不忍心。”听任他的家人立刻花钱买下用以赎罪(趣,同“促”,急促),下令释放那些受株连的人。(范纯礼)被任命为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除,任命)。徽宗即位,以龙图阁直学士(职名)任开封知府。前任府尹治政苛刻严酷(尹,官名),范纯礼说:“宽厚和刚猛相互结合,这是圣人的教诲。我正尽力除去先前的苛严之政,还担忧未能除尽,哪有宽政会造成祸患的道理呢?”因此一概以宽大处理事务。皇帝圣旨审讯享泽村百姓谋反一事,范纯礼审察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这个百姓进入剧场看戏,回来的路上看到工匠制作木桶,(就)拿来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样?”于是被工匠抓住。第二天入朝应对,宋徽宗问怎样处理(此事),(范纯礼)回答说:“愚钝的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违背了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用不应该做这件事(的理由)杖责他,就足够了。”(宋徽宗)说:“就凭这样怎么能使后人为戒呢?”(范纯礼)说:“正是想使外人通过此事知道陛下不滥施刑法,足以作为教训了。”宋徽宗听从了他。范纯礼沉毅刚正,曾布畏惧他(曾布,人名),(便去)激怒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认命你为承旨(承旨,官名),范纯礼右丞不同意。”王诜很生气。正值王诜招待辽国使臣(馆,动词,招待),范纯礼主持宴会,王诜污蔑他直称皇上御名,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知府、崇福宫提举(提举,官名)。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鸿庆宫提举。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16. A   
【解析】A项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
17. 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赏析】精卫:精卫鸟。相传它原是上古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她在游东海时,被海水淹死,变成精卫鸟,从此她不断衔来西山 的木石发誓填平东海。精卫填海的精神为历代诗人所咏赞。 本诗咏赞了精卫填海的诚意,坚忍不拔的壮志,奋斗到底的毅力。
18.(1)一蓑烟雨任平生                           (2)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3)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4)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7)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8)化为狼与豺
19.B   
【解析】第一空:波澜壮阔,形容气势宏伟或规模浩大。声势浩大,意思是声威和气势非常盛大。迁徙盛举,突出在规模宏大,因此选“波澜壮阔”更合适。第二空: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强调随着别人走。此空中没有追随的对象。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显然,上文明确指出“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必然不会随遇而安,故选“随遇而安”才合语境。第三空:宵衣旰食,指勤于政事,用在此处对象有误。应选“全力以赴”。第四空:娓娓动听侧重叙述,引人入胜侧重在故事情节吸引人。此处修饰故事,宜用“引人入胜”。
20.B 
【解析】“通过……为参照”句式杂糅,排除A和D;是“辨别方向”而非“辨析方向”。
21. C
【解析】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也就是说”后一句强调的是方向感的遗传,因此在A和C中比较选项。而遗传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因此说“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更合适。
22. ①“自信是成功的唯一秘诀”改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②“就能驶向胜利的彼岸”改为“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
③“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改为“对自己的长处认识不足”。(6分,每处2分)
四、写作(60分)

 


章 来源365娱乐场下载 ww w.
5 Y k j.CoM
| 触屏站| 加入收藏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